海洋擁有豐富生物資源與非生物之資源,是地球生命運轉的維生系統。然而全球變遷衝擊到海洋二氧化碳循環、生態系統的運作並進一步威脅到人類賴以維生的水產與漁業資源。對於海洋國家的臺灣,如何在全球變遷的作用下找到因應與調適之道,更是首要課題。臺灣海洋大學在國內持續培育優秀之全方位海洋頂尖人才。海洋大學的校級編制內研究單位「海洋中心」自2006年接受教育部補助成立,歷經數個不同階段的發展,支持與帶領本校研究發展,達成各個階段性使命,使得本中心邁入頂尖海洋研究中心

第一階段:在教育部第一期「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」的核准補助下,於2006年8月在本校成立了編制內的一級研究單位,具實體空間及具專案人員的「水產生物科技頂尖研究中心」,並設立全國共享核心實驗室平台與優質研究環境,推動重點研究領域基礎研究,同時帶動我國在海洋科學領域的發展,獲得卓著成效。
第二階段:2010年第二期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」,教育部另行挹注經費,由海洋大學負責推動海洋科技研究領域,計畫推動成效獲得教育部102年期中書面考評結果為「優」的肯定,因此本校進一步更名「海洋生物科技及環境生態中心」 (原水產生物科技頂尖研究中心)以更名符其實,接著在2013年又更名為「海洋中心」(The 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the Oceans, CEO),做為引領本校海洋科學、海洋工程、海洋生技與水產養殖科技之卓越研究,並做為本校推動海洋科學與海洋科技研究領域的整合平台。
第三階段:海洋中心獲得第一期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二部分-特色領域中心」計畫補助整合校內教研人員,致力於計畫總目標-「全球變遷下海洋的調適與因應」之發展。
第四階段:本中心經過三階段教育部之專案計畫補助,得以整合校內外海洋人才,建立完善設施設備,培育高階海洋人才,並推動卓越海洋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。本年度繼續獲得第二期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二部分-特色領域中心」計畫補助,並加強將研究成果外溢至產業面,擴大計畫總目標至水產面向,為「全球變遷下海洋與水產的調適與因應」。
第二階段:2010年第二期「邁向頂尖大學計畫」,教育部另行挹注經費,由海洋大學負責推動海洋科技研究領域,計畫推動成效獲得教育部102年期中書面考評結果為「優」的肯定,因此本校進一步更名「海洋生物科技及環境生態中心」 (原水產生物科技頂尖研究中心)以更名符其實,接著在2013年又更名為「海洋中心」(The Center of Excellence for the Oceans, CEO),做為引領本校海洋科學、海洋工程、海洋生技與水產養殖科技之卓越研究,並做為本校推動海洋科學與海洋科技研究領域的整合平台。
第三階段:海洋中心獲得第一期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二部分-特色領域中心」計畫補助整合校內教研人員,致力於計畫總目標-「全球變遷下海洋的調適與因應」之發展。
第四階段:本中心經過三階段教育部之專案計畫補助,得以整合校內外海洋人才,建立完善設施設備,培育高階海洋人才,並推動卓越海洋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。本年度繼續獲得第二期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二部分-特色領域中心」計畫補助,並加強將研究成果外溢至產業面,擴大計畫總目標至水產面向,為「全球變遷下海洋與水產的調適與因應」。
目前,海洋中心整合校內外資源,建構推動海洋生物科技研究領域所需之軟硬體設施,進而籌組跨領域研究團隊,推動主題計畫「全球變遷下海洋的調適與因應」,主要研究議題有四項,分別為:「海洋環境與海洋生態」、「海洋生物多樣性與資源保育管理」、「海洋生物生理與調適及演化」及「水產養殖創新科技與永續海洋」。研究領域是屬跨領域,以海洋科學與水產生物科技為核心,包括分子生物、細胞生物、海洋化學、海洋生物多樣性、海洋生物個體、海洋環境生態、海洋資源、海洋族群動態、系統演化等層次。離海洋大學不遠的宜蘭縣龜山島,有世界難得的海底熱泉生態,本中心特別以龜山島熱泉生物作為極端環境研究模式,串連本中心的四個研究議題,藉由瞭解極端環境下的海洋生物,如何因應與適應環境的快速變化,及海洋酸化對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態系的衝擊,研究成果可幫助經濟性水產養殖物種適應目前加劇的氣候變化,藉以協助本校達成卓越教學與特色研究世界級「海洋頂尖大學」的願景。海洋大學在海洋科技領域(Oceanography, Marine and Freshwater Biology, Fisheries)論文成果已居全國第一名,並在東海的海洋生態、淺海熱泉極端環境生態、甲殼類生物多樣性、硬骨魚類及珊瑚生殖生理學等的研究領域具國際重要地位。海洋中心亦延攬有不少國際級講座大師,包括廖一久院士、教育部玉山學者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Dr. Sylvie Dufour等。

海洋中心在本校生命科學院館內建置有核心儀器室,具有50多部基礎與貴重儀器,總經費超過1.4億元。海洋中心亦管理在校內濱海地區新近落成的海洋生物培育館,總樓地板面積452坪,就近抽取天然海水,提供海洋生物、水產科技等相關研究與產學及海洋教育推廣之用,並納入「臺灣藻類資源應用研發中心」大力推動藻類的產學研究發展。另外亦與新北市政府合作進駐新北市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,設立「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」(484坪),發展種苗繁殖、藻類養殖、海洋生物研究與保育及教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