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- 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
National Taiwan Ocean University - The Center for Aquatic Organisms and Conservation
本校於2014年5月與新北市政府合作進駐新北市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,設立屬於本中心的校外海洋研究基地「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」,面積511坪,發展成為種苗繁殖、藻類養殖、海洋生物研究與保育及教育等項目的研究站。中心師生除積極參與東北角特有物種 (花枝、花蟹、九孔)及珊瑚之繁養殖與放流,更結合地方,發展多元化海洋教育,共同推動養殖與海洋生態保育,經由本中心妥善經營管理,成效卓著,除了作為水生生物之種苗繁殖基地,亦成為全國第一個漁業示範區,對臺灣海洋發展有重大的貢獻。近 30 年來新北市農業局高度關注海洋生物復育,本校也一直參與協助貢寮海洋資源復育園區的發展。現在 有機會與農業局合作,在離本校僅 45 分鐘的車程的復育園區成立「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」,一起推動養 殖與生態保育,除了解決本校長期以來海洋生物培育空間不足的問題,也將對臺灣海洋發展有重大的貢獻。貢寮的海洋復育園區佔地 3 公頃多,約 1 萬多坪是北臺灣最大的場域。希望 透過與本校的合作,為臺灣周圍海洋資源減少的困境,一起努力,共同做好臺灣海洋復育的工作,同時也利用 園區之展示設施教育民眾,提昇國人注重生態保育及資源維護永續利用之觀念。
地址 | 22841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34號 |
電話號碼 | 02-24991696 |
交通方式 |
首先請下載客運e化 app,或是上國光客運官網查詢。 國光客運 1811 羅東-台北、台北-羅東(每日各5班), 國光客運 1812 蘇澳-台北、台北-蘇澳 (每日各1班)。 搭車地點為「海洋大學」(祥豐校門口,北寧牙醫對面)、或「海大工學館」。下車地點為「大香蘭」站,之後往前步行約3min。 台北-羅東 台北站發車時刻 0820、0920、1020、1740、2020。 台北-蘇澳 台北站發車時刻 1420。 通常台北到海大要 加40分(平時)-60分(下班尖峰時間), 保險起見,請確認app。但有時app會在有班次的時候,沒有行車資訊,請放心提早一些等車,班次還是有正常出車。 羅東-台北: 羅東發車時間 0420、0520、1020、1320、1620。(通常加1小時10分) 蘇澳-台北: 蘇澳發車時間 0635 (通常加1小時15分)。 也可以順便坐車回台北哦! 若想來參觀瞭解,請先電話聯絡或FB聯絡。 聯絡人請洽: 徐德華、張詠政 |
更多資訊連結 |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LAquaCenter |
「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」在本期計畫中,整合資源復育、循環農業及淨零碳排等議題,展現多元且具創新的成果。在海膽與九孔的養殖中,導入自產的大型藻類如龍鬚菜及海木耳作為飼料,不僅降低了購買飼料的成本,也有效減少碳排放。在魚苗中間育成、花蟹及烏賊培育過程中,結合龍鬚菜、硬毛藻及滸苔等藻類,不僅為生物提供躲避與產卵空間,還發揮了淨化水質與餌料供應的功能。在美豔山的中間育成基地,經過四年的棲地營造,人工吊掛的各種附著基已成功培育多種天然大藻。本期計畫首次結合環境 DNA 與元條碼技術,驗證附著基上是否存在大藻孢子及絲狀體,並與實際觀察的大藻進行比對。同時,我們也將元條碼技術應用於台灣魚漿製品的組成魚種分析,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,顯示多數魚漿製品包含多種鯊魚成分。在九孔的種原管理方面,本期發表了資源放流培育的九孔種原及養殖產業商業品系分析,為未來的育種及復育奠定基礎。在紫海膽復育放流計畫中,本年度已成功培育並放流了 6000 顆稚膽,並持續進行農業副產物作為餌料的實驗。在魚苗培育方面,我們也持續培育高經濟價值的條石鯛,並進行放流。此外,貢寮水生中心負責人徐德華博士因長期投入復育工作,獲得高度肯定,榮獲 第58屆十大傑出青年-農漁環保類, 2023國家農業科學獎-傑出團隊及千里馬獎及2024 年臺灣永續行動獎-臺灣傑出永續青年獎等殊榮,為中心的努力增添光彩。
2024「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」研究成果